AD
本报记者李秀中发自南京宜兴长兴 党付中是来自安徽六安的农民,在江苏宜兴市丁蜀镇周墅村承包了8亩土地。20多天前,他惊讶地发现,土地上的1000棵辣椒突然莫名死去。与党付中莫名不同的是,在浙江长兴县雉城镇王浜头的农民看到种植水稻大面积突然死亡,他立刻想到周围4家蓄电池企业的污染,其中最大的一家企业有23条生产线。这些蓄电池企业使得水、土壤都重金属超标。 “长三角土壤污染,不仅有重金属污染,也有有机物污染,可能是一种、两种,甚至十几种污染物共存的污染。更严重的是,长三角土壤污染是区域性的,由原来点状的、局部的发展成面上的、区域性的污染,”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农村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林玉锁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污染已在一定程度上扩散了。” 宜兴市:从土壤破坏到土壤污染 洁净网 今年7月2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典型区域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探查研究”在北京通过验收鉴定。该项目于2001年由原国家计委批准立项。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作为总项目技术负责单位,而林玉锁就是该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 党付中所在的江苏宜兴丁蜀镇,就是该项目重点研究的区域,这里以生产陶器闻名于世。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现在宜兴全市有400多家规模型陶瓷企业,目前全市陶瓷从业者超过6万人。 如此规模之下,104国道宜兴段旁原先绵亘着的两座山——青龙山、黄龙山,因为制陶需要陶土,黄龙山已经被铲平;而青龙山也挖去一半。 然而,相对于开采泥料破坏土壤相比,数量众多的陶瓷企业对土壤的污染更为严重。 在从丁蜀镇到袱东镇的路上,依然可以看到数百家陶瓷厂,而且多是前店后厂。记者看到在一处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却矗立着5根烟囱。据了解,去年6月,宜兴市政府推出了“煤改气”治理计划:到2005年年底之前,全面完成宁杭高速公路两侧、3个重点区域和5个重点乡镇所有工业窑炉“煤改气”任务,到目前为止已经拔掉了700多根烟囱。 洁净网 林玉锁告诉记者,陶瓷污染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油污染、粉尘污染、废水污染、废料废渣污染、运输污染等等。而这些污染最终都将作用于土壤,尤其废水、废料废渣。 他表示,农民党付中不明原因的农作物死亡,可能就是上述污染造成的。 长兴县:玫瑰花铅超标 沿着104国道宜兴段往南,就进入浙江省湖州长兴县境内。 去年6月,位于该县林城镇的天力蓄电池公司(下称“天力”)被投诉有铅污染问题。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天力被勒令停产整顿。然而,铅中毒依然威胁着长兴县的人们。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蓄电池产业在长兴县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据了解,目前全县共有蓄电池企业175家,长兴县生产的电动车蓄电池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65%。 “投资做蓄电池一元钱能赚两元钱,谁有钱谁都做。钱多搞大点,钱少搞小点。”王浜头的一家蓄电池企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家企业后面,紧挨着另一家蓄电池企业,再往后就是一片水稻田,一位来自安徽的农民正用水泵从一旁的小河里抽取河水灌溉,而河水发着黑。 “这水里有毒,鱼、虾,连螃蟹都死完了,但是我们还得用这个水。”他告诉记者,5月份左右水稻种植的时候可以看到水稻大量死亡的情景。“水里飘着油沫,覆盖着秧苗。” 他领着记者到紧靠厂区的一块农田。这块农田已经没有庄稼,只有一片枯黄的杂草。黑油沫掩盖杂草的根部。旁边的工厂正在发出轰隆的声音。 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曾经对长兴县蓄电池企业最为集中的煤山镇进行农业地质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长兴县煤山镇一带土壤的重金属镉、铅含量已超过国家标准;而其污染源就是蓄电池。 (责任编辑:admin) |